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新闻中心>> 部门通知>> 正文内容

教学论坛预备通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3日 点击数:

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各位老师:

江苏省东台中学第九届学术活动节即将举行。现将学术活动节期间教学论坛的要求和安排通知如下:

1.要求

本届教学论坛的主题是“课程能力与教育创新”,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积极推进有效教学的角度,撰写一篇相关论文,篇幅2500字左右。

2.具体安排

1212日上午(周六)各教研组集中,以备课组为单位至少推荐两篇论文在教研组内研讨交流,并评选出代表教研组研究水平的交流论文(大教研组两篇,小教研组一篇)准备参加学校的交流。

1218前请教研组长将代表教研组交流的论文修改后打印一份送教科处,并将电子文档形式送至:教科处\文件上传区\第九届学术节教学论坛交流论文上传区。

学校初定1226日上午(周六)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交流各教研组推荐的优秀论文并评奖。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没有参与交流的教师文章打印后于学术节后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齐交到教务室钱光荣。

请各教研组、备课组及各位老师做好相关工作。

 

 

江苏省东台中学教科处

2009123

注:

教师课程能力作为教师与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物,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路线,决定着课程功能的转向,是课程价值与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和本质性力量。

一、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

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首先,教师课程能力属于教师个人拥有,是教师从事课程活动所应具有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能力;其次,教师课程能力与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相联系,并在课程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再次,教师课程能力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实现的能动力量,是直接影响课程活动的实施、决定课程活动的成效与质量的基本因素。

二、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首先,教师对课程能力的认识浅薄,观念陈旧。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能力观念仍然呈现“知识中心”的理性倾向,固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课程能力即知识传授能力”的思维定势。在教师课程能力的价值上,奉行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价值观,把知识传授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到极点。在课程活动中,紧盯升学“指挥棒”,采取课程活动的“灌输主义”行为,实施“结构化”和“封闭式”的权力型课程活动方式。

其次,教师不重视对课程的研制与开发,缺乏课程创造力。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对立,以及“学术主义课程观”在基础教育界长期统治,造成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创造能力逐步衰退甚至丧失。教师只知道按照政府和专家确定的课程内容教会学生某种即定的、死的知识,而不会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读给定的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在课程活动中,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话语,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孤立、封闭、萎缩,走向难、繁、偏、旧,教师的课程行为也因此不断走向死板、机械和沉闷。

第三,教师实施课程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单一,缺乏解决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长期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多地依赖教材,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师在课程活动中,不会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创设教育环境、设置问题情境,不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缺乏解决课程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

第四,教师的学科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课程素养和能力。多年来,中小学强调学科本位,实行分科教学,教师长期教授一个科目,局限于一门课程。无论是职前培养、在职培训,还是日常课程活动,都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缺乏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缺少综合课程活动的实践与磨练。教师的学科视野显得短浅而狭窄,教师的综合课程素养和能力显得苍白而微弱。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