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天地
试谈班级建设和班主任在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基地,班主任则是一个班级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应该是有威信的良师益友。那么,就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有着那些重要的作用,我的看法如下:
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要建设好班集体,应抓好如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在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没有明确的管理,就不可能
出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班集体,目标的实现也就是一句空话。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每位同学的职责,并对他们提出适当的要求,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正确的荣誉感,是班级学生良好品德的精神支柱,它将在学生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要重视集体性的竞赛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认真组织好每次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要重视班级骨干力量的培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设,与班干部的挑选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在学生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应挑选各方面表现好、作风民主、办事公正、性格外向且具有一定组织才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首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务实求真的处事态度。目前我所带的高二(7)班的学生干部,就是通过主动上台演说、民主评议,然后竞聘上岗的,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他们的主动积极性,试用下来,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苗栋晨同学自从竞选上团支书以来,各项工作都能抢先一步,且有超前意识。当然,也要有意识的放手让学生去干,消除对班主任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我对班长黄蓓莉同学的工作要求,就是她能应付的事务不须向我请示,她有权向我提议其它学生干部的任免情况。
三、要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团结友爱蔚然成风。通过各种班级
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精神。二是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行为习惯不是小事,“小”中见“大”。列宁说得好,“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三是要有浓厚的学风。班级要有计划地在抓好学习目的教育的基础上,抓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勤学好问、比学赶帮、钻研意识强、学习效率高的良好学风。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各项课外活动,既能教育锻炼每个学生,又能增强班集体
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在集体课外活动中,不仅能使每个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培养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在我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我先对我班同学谈了我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和体会,根据目前社会的形势和发展,我校开展这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可以单独搞,也可以几人一起搞,培养他们合作、钻研和创新的意识。我想,只要提出严格要求,这次活动一定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必
须进行导向,责无旁贷。应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尤其是高一刚开始时入学的同学,要抓住他们可塑性强、对各种事物有着很强新鲜感的时机,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使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各种情况下懂得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懂得做一个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气节、风尚。比如,我班的季晓春同学刚进东中时,学习、生活习惯与我校一日常规四十条差距甚远,如不及时引导,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班级的双差生,不但断送这位同学的大好前程,而且对班级风气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抓好班级的关键在于抓好学习成绩,从目前情况来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一定思想素质就是高的,这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思想素质、心理品质的发展不一定正常。从近几年北大、清华有一部分同学被勒令退学,我们应该能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都不能掉以轻心。
二、提高质量的骨干作用。学生在校主要的任务是搞好学习,班主任必须对提高学习质量起骨
干作用。首先要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特别要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一些学科的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当前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激发学习热情。其次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通过主题班会、经验交流等形式,了解古今中外优秀人才刻苦学习的事迹,介绍班上优秀生认真学习的心得体会,要求同学们勤学苦练,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敢于创新,持之以恒。当然,良好的学习纪律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适当的纪律约束,特别是保证好学生在教室学习的集体学习氛围。学生遵守纪律,不仅仅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思想品质行为的表现。
三、协调教学的调节作用。班主任应面对实际,灵活做好各科任老师之间、科任老师与学生之
间的教学协调工作,发挥纽带作用,及时向各方反馈意见,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切实提高班级的学习质量。当然,还要注意教育好学生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加强双方的感情交流,齐心合力实现教学目标。
四、联系社会、家庭的桥梁作用。学生除了在校内接受教育外,还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对这些影响,学生又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如不加以指导,学生很容易走弯路。为此,班主任对联系社会指导家庭来说,应起桥梁作用,以求得社会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帮助。为了使同学们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要重视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当然,校内的课外各项活动,也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得好,安排得好,不仅有助于联系社会,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很好地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另外,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是巨大的,班主任必须与特殊学生的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适当时候还要召开家长会或者家访,以便及时交换情况,达到共同配合教育的目的。
五、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而形成了他们的不同个性。学
生个性发展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㈠性格上的差异,即表现在学生对学习、集体等的态度。比如,有的在学习中遵守纪律,表现出主动精神和坚强毅力;有的虽有一定的学习目的,但缺乏自制力或缺乏坚韧和顽强性;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却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有的学习认真刻苦,但缺乏集体荣誉感,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有的在校表现很好,但到了家里却截然不同。
㈡兴趣的差异,它标志着学生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之中。比如,有的对理论和规律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有的对实际操作或科技活动感兴趣,有的对文体活动感兴趣。
㈢能力的差异。比如,认识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的差异,工作能力的差异,以及特殊能力(特长)的差异。
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就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班主任就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多个别谈心,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要注意谈话的态度和方式,以学生能愉快接受为宜,千万不能等出了问题才找学生并狠狠批评一通,工作一定要做到前面。另外,要注意搞一些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益的活动。比如,目前我班所搞的每节班会课前学生几分钟的演讲活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管理,一定能建设好班级,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也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作为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并提高学生,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以实际行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