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倾玄德之心,重抓“两课四建设”
新学年、新思路,寻找新的增长极。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江苏省东台中学2016年新学年全校工作会议上,校长、党委书记邹施凯围绕“质量、安全、满意”办学三大目标,聚焦优质办学的增长极发表重要讲话,向全校教职工传递出强劲信息:以玄德之心,重抓“两课四建设”。
在简要回顾暑期各年级重点工作早渗透、早安排,学校重大事项分步推进和落实到位后,邹施凯明确提出在质量的核心指标上“立足盐城领先,融入苏中板块”发展要求。为此,他强调东中新学期全面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从四个层面加以阐述,点明工作思路。
邹施凯指出,我们必须高举做有文化东中人的旗帜,以“勤能煮海,进可登天”为校训,全力拓展质量提升的新途径,不断创树高品质四星级高中品牌。在这一核心指导思想下,全体教师要永葆教育的初心,弘德励志,在“两课四建设”中强化引领和示范,凝心聚力“拼好”质量提升的新版图。
文化治校的彰显。他重申,“做有文化的东中人”,全体师生要透彻领悟“修养、自觉、善良、自由、担当”独具深意的五大关键词,无论是年级管理,还是班级管理,都要将其精髓贯穿始终,作为重中之重;学校管理的“三新”定位、各年级 “16字”的管理策略务必围绕这一核心,明晰要求,重基础、抓平衡、盯细节。一以贯之加以实施,并努力提高精准度。
励志校训的践行。他指出,每一个东中人都要大力践行“勤能煮海,进可登天”的校训,不仅要在“勤”上铆足精力,更要在“进”上做足文章,全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全力挖掘学生的增长潜力。每一位教师要善于“燃爆”学生的励志激情,以独特的着力点和有效的手段,涵养学生的价值观,激活学生的内驱力,释放学生的“洪荒之力”。不断树立标杆,不断扩大样本效应。
质量提升的路径。邹施凯强调“两课四建设”既是教学五认真的载体,更是新学年拓展质量提升的新路径。聚焦团队精神、合作共赢的集体备课,加大教学策略的精准实施与课后的“复盘”反思、让实力同步共振,让水平整体提高。挂牌上课是“它山之石”,2016届从班主任、备课组长到每一位教师给我们留下没有“科学家”,只有实干家、“敢死队”的深刻印记。这种示范与引领务必抓铁有痕、持之以恒,促进共同提高。
邹施凯结合现状梳理与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阐明拓展质量提升、寻找新的增长极的四个建设要求:资源建设。本届高三在主要学科形成的校本资源,包括讲义、练习、课件要去芜存精,为新高三分享。其他年级做好过程中资源共建,让校本资源放大增值效应。题风建设。关键把好命题审核关,尤其对于正式考试和“单人独做”的命题,重点抓好“查重”,加大“搜题校正”力度。敦促每一位命题者“个创”或加大题目的改编。考风建设。考风不严,学风必出问题。干部要“下沉”,警惕暗流。基础年级坚决做到“教什么,考什么”。只有厚实的高原,才会有峻峭的高峰。严肃考试规范,实行“人性”与“制度”双约束。改风建设。试卷与作业的批改上升到“号脉”的认识高度,有布置必批改。本学期将不定期抽查批改并下班进行学生测评。文科尤其要重视,教研组要细化相关考核。
邹施凯要求校内督导本学期检查的重心必须围绕“两课四建设”。他再三提醒若干的瓶颈、不少的问题都隐现其中,质量提升的关键正在其中。“痛点即是效能点”!
品牌营造的追求。四星级高中复审是学校各项工作提升的重要契机,要确保材料与现场过关。并通过复审,促进学校向全省推介,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力。
围绕本学期核心指导思想,邹施凯就学校的“大管理、大德育、大教学、大后勤”分别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大管理”要强化规范、责任、考核;“大德育”要强化文化、励志、安全;“大教学”要强化常规、特色、高效;“大后勤”要强化主动、周到、满意。会议对教研组月度集中学习、“五到”的考核评定、强化部的工作统筹、“推门”听课和班主任家访等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对近期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同时要求,相关重点工作的落实要贯彻好市局的意见和要求。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最后,邹施凯引用道德经名言,勉励全体东中人,永保初心、宽心和爱心。倾此“玄德”之心,融合东中特质文化,在“两课四建设”的质量提升路径上走出新的形象、新的活力、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