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开教学,力显核心素养的三维搭建
每一节课,如果做到思想引领有高度、课堂自主有力度、教学研究有深度,就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过程与目标。
今天上午,江苏省东台中学2017年对外公开教学圆满举行。“锻实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为本次活动的目标指向。东台市教育局副局长卢惠斌全程出席,活动吸引了盐城市范围内19所学校、118位高中教师和有关学科教研员,我市局教研室负责同志参加。
涵盖12个学科的18个对外公开教学主题、21节课的精彩呈现,于上午前三节课在四个现代化录播教室、课程基地、计算机房、有关班级等密集而有序展开。其中,语、数、外三门学科特邀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三位高级教师与东中老师进行的同课异构,成为本次公开教学的一大亮点。
本次公开教学锻核心素养,打造关键能力的价值诉求,无论在文科、理科还是在研究性学习,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涉及核心素养的诸多元素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中占据突出地位,并以极富创意的教学设计予以阐发,教学过程实施精准。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老师的教学风采相当给力,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获得感极为显著。
评课作为对外公开教学的重要一环,专家、教师根据自己对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认知与把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感受,对公开课进行了认真点评,同时对执教者予以了高度评价。
很多老师认为,公开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对文本和概念的剖析突出对学生的引导探索,把握重点准确,归纳总结的逻辑性强,注重知识的迁移效应,回归教材的意味浓厚。教者做到学生主体尊重,熟知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贴近学情。教学方法恰当,课堂交流充分,善于从学生中来。对于新的理念形成,惯用小组合作模式,效果显著。学生认知中的偏差,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先由学生交流评析,再以巧妙的点评拓展学生的思维,自主入轨,充分体现了对学科素养构建的高度尊重。对重点的板书十分详细规范。理科中,由特殊到一般,变式训练突出,“基、解、答”三个环节落实有致。
校长邹施凯参加了公开教学的听与评。他在课堂教学点评中认为,搭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吻合当前高中学科教育的现状、发展方向。公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展示,更是对未来学科教学的方向性引领。以课程为载体,锻实核心素养是一个过程,本次公开教学应该说开了个好头。
主体性,自主意识的挖掘,关系学生发展的未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不觉时长,“留念课堂”,这是发展方向的生动体现。邹施凯说,在思想的高度上,各学科的教学都应置于教育改革的发展大方向上思考,以怎样的让学引思来引导,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只要思想有高度,就能让核心素养在不同层面上准确呈现。不少课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在自主的力度上,我们感觉老师的亲和力十分凸显,尤其是借班上课的三位通州中学的老师,通过他们的亲和力、极富感染的教态,很快与学生拉近了距离。邹施凯说,高中的课堂往往自主不易到位。但今天的公开课,学生主动参与很投入,注意力很强。这也间接说明,只要我们的设计到位、情境到位、梯度到位,自主生成的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在研究的深度上,一些课题是非常典型的,往往一个问题,在线的实录、案例很多。但是研究永无止境。从一些课的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不少老师为本次公开课耗时相当可观,“成本”投入很大,体现出“课比天大”的执着追求。邹施凯认为,常态课亦如公开课加大研究的深度,那么课堂教学师生的融合效应更能推高。
思想引领有高度、课堂自主有力度、教学研究有深度,对于教育人来说,是共性的要求。从这三维出发,只要我们孜孜以求,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能成功搭建。不同的学科,构建不同的思维模块,必将丰富学生的思维体系,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同时用几个知识的维度、多个思维模块共同作力。可以想见,学科思维的品质上去了,关键能力必然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