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红烛杯”会教“签”得暖意洋洋
“因为你的担当,青春必将厚重。”最近,这一金句已成东中学子的流行语,徒生温馨。同样,作为东中老师,他们在本次“红烛杯”会教中高频的听评签到,让校园教研到处暖意洋洋。
今天下午,历时五天的第29届江苏省东台中学“红烛杯”会教决赛鸣金收兵。会教活动除吸引了一大波校内“名师”“专家”现场观摩外,倘有很多老师打开校内直播平台,发起了场外“围观”……据初步统计,20节会教课的精彩打开,签到听课高达420多人次,上传评课记录近200份。
决赛结果尚未揭晓。那么,本次“红烛杯”会教的最大收益者是谁?不少老师将获评一等奖,也许他们中有你熟悉的面孔,并且这些获奖者将率先拥有“入场券”代表参加学校12月份举行的公开教学,对外展示辐射。但客观地讲,会教没有最大的收益者,而是全校教改实践的一次经验分享、彼此激励、共同收益。
从签名实录、网上刷课、反馈上传看,教科研名师、一线教师“倾巢出动”,跨学科听评课比比皆是。课堂的思维碰撞,教法的意念转换,效果的细思体味,每一节课不仅给出了不同的视觉冲击,更贡献出教者、听者深耕课堂的智慧,体现出通法与专法的彼此包容、互为借鉴。
来自高二的王老师坦言:“课堂时长的科学分割、内容在课中的有序构建,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功。听了三节课,两位年轻教师的这种能力给我印象很深刻,他们在短暂的几年内,对学校教学主张的领悟力很强。教学业务提高这么快,让人钦佩。”
高三年级崔主任认为:“本次会教调动了学校各学科教研力量,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资源,四个录播教室几乎同时开屏,从组织到落实都很实锤。我听的几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十分到位,重难点的关键性把握,课堂训练的适度介入,分寸感强。”
很多评议委、老师评价,本次红烛杯会教,有效体现了新高考指向和新课改要求,重视培植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案设计新颖、课件制作精当,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多有呈现。收获很大。
邹校长在听了两节课后指出,各学科教研组非常重视本次会教的双重功能。展示与遴选,从校内一二级平台,走向对外公开教学的三级平台,不仅是锻炼队伍、强化师资,落实课改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努力发现课改实施中的优长与不足,强弱补短。推进高效课堂生成路径,把“让学引思”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深度融合。通过相互交流、贯彻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实现章法、手段,有力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稳中求变,优化升级。这次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大家相互协作,主动签到,令人欣喜。
诚然,每年一度的会教,是交流、碰撞;是反思,更是提升。它也是学校协作系统的价值再输入、能量再输出。会教,让学生的进步、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互为表达。可以说,大家的同步提升,离不开人人参与的这一份期许,一份责任,以及留下的片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