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秦汉
文必秦汉
高二2班 王皞
纵使后代人扯破了嗓子吹嘘自己的散文空灵优雅,纵使唐宋八大家家喻户晓,可说起散文,最美最精妙的文章在哪里?我们却只能够回到先秦两汉去。那种虚渺的世间,没有约束的文字和没有铜臭的评赞。当然,其间也有如司马相如之类的另类人物,专攻奴才文章,搁置不谈。
年初,易中天和韩寒在厦大对话,论及“文化大国”,说道“有人说中国经济很好,我觉得要等房地产崩盘再说;而如果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是不会崩盘的”。话说的很有见地,经济是国家的基石,,而文化是一个国家实力中最不可摧毁的灵魂。钱没了,可以再赚回来;如果少了鲁迅等人,少了遗留在我们血液中的坚强,试问,中华何在?
《史记》所代表的是先秦两汉散文,特点是精炼朴实,论赞中肯,不虚美,不隐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以后的呢?所谓的八大家呢?的确,是很不错。可谁,是以生命、尊严为代价来写书的呢?尼采曾说,“吾爱其人用血写成的书。”先秦文学,不是唐宋八大家的闲居小品,不是明清之际大帮大臣夫子的茶后悠闲,更非当下很多低俗者的屁话。那身处富贵,高人一等的,又何以有中肯意见,平民立场?
联系当下,官样文章,低俗文学,马屁报告,还有最近几年,两会雷人提案较多。有的代表说,我们要贴近群众。哎呀,你不是群众,你是什么?我们要下生活。哎呀,你不在生活?你在天堂里玩着哪?官样文章之多,愚蠢意见之多,是我们不能想见,而究其缘由,我们已经听惯了赞美之词,不再有纯朴的思想和踏踏实实肯干的精神。
明中期,有人反对“文必秦汉”,提出以八大家为模板而学习,结果是不了了之。庄周隐俗独立,文字之超逸是任你坐在 庐中几十年也不会有的。老子空灵清虚,睿智之词是令人那种追求蝇头小利的人所不能体会的。而《商君书》之严谨,《孙子》之谋略,《春秋》之大义,以少之不可再少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山川,而《史记》传承先秦文化,更是开拓一片辽原。
此后做文者愈多,字数愈多,文品却是愈少,只有遭受挫折才能有点出彩。身在高层,浮云遮眼,无法看到最本质的东西,也无法窥见最深邃的思想。
古时“文必秦汉”,我们学习的不是干巴巴的言辞,或是不太完整的语法,而是以生写书,敢讲真话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