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保护孩子“隐形的翅膀”
一天晚上,一位妈妈和一岁十个月的女儿一起眺望夜空。这时,云彩把月亮挡住。“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女儿问。“月亮被云遮挡起来了。”妈妈回答。这时,女儿忽然指着自己的嘴说:“月亮,被吃掉了。”妈妈觉得很有趣,就随声附和道:“真的吗?”“我把月亮摘下来,揉得圆圆的,吃掉了,很好吃。”女儿舔舔嘴,好像尝到了月亮甜甜的味道。
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幸运的是,孩子的妈妈没用“幼稚!”这样的话来伤害孩子,而是保护了这份想象力。让想象力如同隐形的翅膀陪伴孩子,将是孩子终生的幸福。
提到想象力,人们常爱征引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与之相关的,爱因斯坦还有一句话更为振聋发聩:“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
或许这句话稍显极端了,但其意值得深思,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
近日在网络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帖子,说的是一位中国母亲亲历的国内和国外教育的不同。“当我把9岁的儿子送去公寓旁的一所学校,就像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交给不信任的人保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纵声大笑,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竟然没有教科书!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空着书包去上学,我的心里就止不住哀伤。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是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现在,这还能叫上学吗?”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放学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回来。问他为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有些发愣,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并在文尾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会运用的写作方式,那一年,我30岁。”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近日,某开设了“少年培养班”的中学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测验,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两个班级的孩子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验的方法是,班里10个孩子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何用一张A4纸剪成一个大圈,把全部同学包围进去。事实证明,平日里给予孩子更多“自由”与想象空间的班级的孩子完成任务更快、更合理。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再简单不过——获取知识。在这种观点主导下,老师和家长往往以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孩子学习成效的标准。但如今,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获取知识固然是学习的目的,但不是全部。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同样是学习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
还好,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法的尝试:请历史老师、物理老师、语文老师同时讲授“圆明园”,请中科院的院士来给初中生讲授“在南极探险的故事”……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生长的地方!要保护孩子“隐形的翅膀”!
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幸运的是,孩子的妈妈没用“幼稚!”这样的话来伤害孩子,而是保护了这份想象力。让想象力如同隐形的翅膀陪伴孩子,将是孩子终生的幸福。
提到想象力,人们常爱征引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与之相关的,爱因斯坦还有一句话更为振聋发聩:“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
或许这句话稍显极端了,但其意值得深思,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
近日在网络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帖子,说的是一位中国母亲亲历的国内和国外教育的不同。“当我把9岁的儿子送去公寓旁的一所学校,就像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交给不信任的人保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纵声大笑,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竟然没有教科书!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空着书包去上学,我的心里就止不住哀伤。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是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现在,这还能叫上学吗?”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放学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回来。问他为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有些发愣,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并在文尾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会运用的写作方式,那一年,我30岁。”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近日,某开设了“少年培养班”的中学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测验,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两个班级的孩子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验的方法是,班里10个孩子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何用一张A4纸剪成一个大圈,把全部同学包围进去。事实证明,平日里给予孩子更多“自由”与想象空间的班级的孩子完成任务更快、更合理。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再简单不过——获取知识。在这种观点主导下,老师和家长往往以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孩子学习成效的标准。但如今,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获取知识固然是学习的目的,但不是全部。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同样是学习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
还好,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法的尝试:请历史老师、物理老师、语文老师同时讲授“圆明园”,请中科院的院士来给初中生讲授“在南极探险的故事”……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生长的地方!要保护孩子“隐形的翅膀”!
上一篇:美德教育:身教胜于言传[ 11-12 ]
下一篇:人民日报: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冒”出来[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