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武 帝
中国历史上诞生的圣人屈指可数。儒家尊孔子为圣人,道家尊老子为圣人,降一点要求,孟子、庄子也可称为亚圣。
汉武帝刘彻不是圣人,但在他的那个时代却英雄倍出,大师云集,也出现了圣人。其中一位刻史成记,名为《史记》,此人便是司马迁。
《史记》之价值旷古绝今,但其中有几篇佚散,后虽被“补集”,但仍颇有遗憾。
令人最为遗憾的莫过于汉武帝了,被司马迁写得过于真实,结果《武帝本纪》被列入了“原本佚失”的行列。今人看武帝,只能从《史记》与《汉书》的只言片语中略知一二。但尽管只这“一二”,却已将这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形象展现到极致。
西汉自高祖刘邦始,后传位刘盈,被吕后乱政,其后文帝以“俭”治国,景帝宽厚,遇“七国之乱”。可以说西汉前一个甲子过得极不平凡。但是景帝之子“刘彻”在“真假诏书”的历史疑云下,却用五十多年的时间让一个时代辉煌,使一个民族从此有了尊严,这种辉煌甚至掩盖了刘邦。
武帝是个开创新时代的伟人。他不走寻常路,善用将相,提出察举之制,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致力实现大一统,这在当时应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首先当时大汉的国情需要大一统,其次对付当时最大的“外患”——匈奴需要大一统。可以说,武帝开创了“不与匈奴和亲,以武力对抗暴力”的新时代。
武帝是个治世安邦的能人。他不薄情寡义,但也决不滥施仁义。作为君王,他用自己的方式定国安邦、治家理世。金屋藏娇的故事家喻户晓,倘若皇后阿娇不是一味娇惯,过于“御姐”,以至影响到武帝定夺政事,武帝也不会“金屋藏娇”。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屋藏娇的愿意就是“打入冷宫”。与此相对的是,在对待自己真心喜爱的
武帝是个气场强盛的爷们。漠北之战,固然卫青、霍去病创下定鼎之功,但这千秋霸业非汉武帝做不来。当武帝还被称为刘彘时,他目睹了自己的亲姐姐被父亲送到匈奴和亲以免战事。他当时便立下誓言要“马踏匈奴”。怎料他登基后,对匈之战困难重重。一方面匈奴内部发生变化,新单于伊雅更加残暴,不仅杀汉使,还要接受西汉“和亲之俸”;另一方面汉边境屡遭骚扰,汉王朝内部“七国之乱”,文景二帝用勤俭节省下的财富与粮草遭到了很大的削减,加之武帝尚且年幼,窦太后等的专权,使皇权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就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下,武帝力排万难,使国家强大,把匈奴逼退到漠北之外,从此大汉北方无忧。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华民族的尊严傲然立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