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书山有路趣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
时代呼唤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必须提升课程能力。因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毋庸讳言,新课程标准理想境界的实现关键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以学生为本。从独奏者变成伴奏者,因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变为朋友关系。因为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民主化。教师的教学观,要转为“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责任观,要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著名语文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把语文教活”仍然具有紧迫性。有的信奉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有的务求大显身手,讲风过浓,越俎代庖;有的死抱“练为主线”不放,练功过烈,师生疲于奔命,捉襟见肘;有的由“满堂灌”一潭死水,走向另一极端“满堂问”。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得师生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都较少,而又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把课教活”乃不失为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治本之举,势在必行。
(一)“乐”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你在知识的海洋了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你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你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讲究实效,务实求真,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也可经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成为新人,其乐融融。
(二)“情” 是活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
(三)“美”是活的完善。一堂成功的语文复习课犹如一曲优美和谐的动人乐章,给人以完美的享受。对教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努力做到双边活动配合默契,起调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终曲余兴未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四)“智”是活的保证。“把课教活”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宝座。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得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乎自然,因势利导。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首先要熟悉大纲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要胸有成竹,且了解学生,对施行、教对象又了如指掌;再就是讲究教艺,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或精心启,悉心察,或耐心等,有心留,导而有方。具体讲:一是引导,主要是激发“情感场”;二是指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三是启导,主要是启开思路。四是疏导,主要是疏导难点。看上去如行云流水,实际上是匠心独运。
方法一:“教会学生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鱼,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其核心在“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作“导演”,不做“主角”。这就对教者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要熟悉大纲,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胸有成竹,且了解学生,对施教对象了如指掌;再就是讲究教艺,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导”而有方。具体讲:一是引导,主要是激发情感兴趣;二是指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三是启导,主要是启开思路;四是疏导,主要是疏导难点。力争达到科学性、序列性、艺术性、愉乐性完美结合。
方法二:力求“多功能”协调。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苏联心理学家沙科达科夫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分别让三组学生以下列方式记忆十张动画片;第一组通过纯视觉记忆,其记忆效果为70%,第二组通过纯听觉记忆,其记忆效果为60%,第三组通过视觉加听觉记忆,其记忆效果达到85.3%。据此,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上要兼顾三个思路,即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表层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全神贯注愉快地上好每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主战场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攻坚战。
方法三:创设问题情景。叶圣陶说过“教师为之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传统的启发式,问题一般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求异性都受到戕害。同行们不妨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流足够时间给学生互问互答,或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教师以参加者身份溶在学生集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有的放矢,畅所欲言。教师便于拨动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扫除障碍解开症结,指点柳暗花明处;矫治思维“盲点”,拨正思维歧途。做到“讲在刀口上,问在需要处”。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活教活学,乐教乐学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