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走进新课程,走出新课程
一、实践与认识
没有思想观念更新的改革是盲目
时代在发展,与时俱进的改革因而成为必需,而教师是改革的主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思想观念不更新的改革是盲目的改革,。基于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要求教师从更新概念(如素养、模块、专题等)开始,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首先我们回顾反思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认清其弊端是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等等,认识到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作用和不良影响,从而真正理解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次,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四个基本理念.最后是找差距。打铁先要本身硬。改革的路能走多远,就看我们身上的干粮和水有多少,身体有多好。为此,我们学理论,看实践,请进来,走出去,努力实践,大胆尝试,走出去不怕献丑;走下去不怕丢分。我们备课组每周都会由一个教师先面向全组开设一节"先行课",供全组同志解剖对照,既找优点,也找不足,从而使每一个教学人员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没有具体目标的自由是散漫
"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这无疑是件可喜的事情,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由的空间只能围绕具体的目标,没有具体目标的自由只能走向散漫。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备课,每篇课文都有专人主备、主讲;全组集体听课评课;明确原则的不可动的内容(如课型、知识点、练习、作文),留下自由的任由发挥的内容(如教材处理、教法实施等)。
没有紧扣课本的拓展是空谈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何把这一中心任务落到实处,这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我们认为课本是实施改革之根本,新课标在课本上对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六个字:读懂,想透,学会。任何拓展都应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想透问题,学会学习,否则将舍本逐末,流于形式。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在提倡拓展的基础上,对教师主要强调"以本为本",在具体的文本研习的基础上,适度、有效地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没有教师思考的问题是误导
学生会不会思考,会怎样思考,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没有教师思考的问题是误导。教师只有自己思考在先,方能指导在后。这种教师的思考应该是几种形式的思考,一是课前对教材教法的思考,二是对学生学情的思考,三是教后的反思。值得重视的是对学生学情的思考和教后反思。对学生学情的思考不仅要在课前进行预期设想,还要在实际的教学流程中注意即时的生成。至于教后反思,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教师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以提升和发展。我们事后的评课活动中,就不仅有教者本人的反思,也有听课者的反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势必会产生耀眼的火花,这种可贵的火花就是我们今后不断探索前进的铺路石。
没有文化氛围的人文是孤儿
《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的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课堂上大讲人文,个个文质彬彬,课外连文人都做不到,人文就成了孤儿。人文之花只有在花木成行柳成荫的环境中才会找到自己的天地。为此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是关键。我校以勤为训,通过各种课内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勤"的观念深入人心,开花结果,为此才能桃李满园,争奇斗艳。
没有活动开展的激励是哄骗
活动能激发斗志、热情和创造性。没有活动开展的激励是哄骗。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而语文学习,对中小学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此外,新的课程标准还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等。这些都要靠活动来实施。以作文训练为例,我们的做法则是以先集体辅导,后作文竞赛为顺序,以获奖作文为榜样,以重写再写为契机,让学生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磨,在榜样指导下练,在情景激励下创,这样就会走出了老套作文训练的少慢差费,取得较好的成效。
没有适度训练的工具是蜡枪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了工具的人文是无本之木,没有了人文的工具是无花之树。工具靠训练得心应手,素养靠积累形成品质。就拿"写"这个环节来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写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还让学生练习书法,不仅有硬笔书法,还有毛笔书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写",让学生浸润于传统的中国语文的氛围中,从而使学生的学养得到有形或无形的提升。
二、困惑与思考
1.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如何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特别是面对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紧这对矛盾,教师如何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
2.如何在语文教育中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实际上是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水到渠成地"悟"出事理,形成能力。那末,如何划分两者的界限,在语文教育中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呢?
3.如何提高"训练"的质,把握"训练"的度?
《语文课程标准》淡化"训练"是因为"题海战术"和大量死板的、质量低劣的"标准化的试题"占去了学生多数宝贵的时间,并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淡化"训练",不等于不要训练,那么怎么样才能切实提高"训练"的质,把握"训练"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