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从我校20年实践,刍议传统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22日 点击数:

[摘要]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命名大会,昭示传统校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回顾我校20年传统校创建历程,颇有感触。通过各种资料及体育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比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显而易见。故而撰此拙文,以求抛砖引玉。

 

一、前言

 

体育项目传统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它既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中一个基础工程。它既对广大青少年儿童实施早期专项启蒙和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健康体魄,促进他们从小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它也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又为我国群众体育造就大批社会体育骨干。所以不少学者将传统校的建设,称为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的结合部,普及与提高的结合点。

然而,在传统校的建设当中,人们往往偏重于普及,忽略了传统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拙文试图从我校20年传统校建设的实践,进一步说明传统校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的对策。

 

二、比较

 

1、我校传统校建设前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对比。我校是从1984年开始先后创建两个传统项目。到现在整个活动经历了20个年头。从表一至表三,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校建设前后培养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明显变化。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前后输送体育人才统计表

表一

年代

体育院校

优秀运动队

其他

备注

1949-1983

17

4

2

 

1984-2004

66

22

12

 

注:其它指省以上体育干训班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前后培养等运动员统计表

表二

年代

健将级运动员

一级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

1949-1983

0

2

12

1984-2004

1

11

33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前后在各级比赛中成绩统计表

表三

年代

亚洲冠军

全国冠军

全国前八名

省冠军

1949-1983

0

1

3

7

1984-2004

1

6

17

21

2、我校在全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比重。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紧紧围绕传统校评比的各项指标,逐条分解、逐项落实。强化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识。在向省(军队)优秀运动队和高校运动队输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抓好常规建设和普及工作的同时,体育教研组侧重抓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经过20年的努力,我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表四是我校各个时期段两个输送

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工作实绩及所占比重的统计表

表四

年代

输送体育院校

输送优秀运动队

全市

我校

%

全市

我校

比重%

1984-1987

28

12

43

7

4

57

1988-1995

38

20

53

10

7

70

1996-1999

33

16

48

8

5

63

2000-2004

31

18

58

8

6

75

合计

130

66

51

33

22

67

的工作实践及各占全市的比重,从一个方面说明传统校在培养和输送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3、从传统校评比指标来看,后备人才培养的比重逐渐加大。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颁布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以下简称《评分》)。经过20年的运作、检验和调整,《评分》越来越完善,操作性越来越强。从《评分》的几次修改和调整来看,每次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分值。特别体现在“加分因素”的部分中。由此进一步从制度上、管理上突出了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上的作用。

 

三、对策

 

如何提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效益,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如何选材,如何育材以及如何送材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环节。

1、选材的技巧性。要想抓好输送,就得抓好输入。在运动员选材工作中,作为一个基层学校不具备体育部门或者是体育学校的条件和可能,定期进行全市性运动员选材。20年来,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借助多年来已经形成并富有成效的体育教研网进行选材。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师是选材网络中主体,我们向他们定期发放有关项目的选材目测标准。像最近获得亚洲赛艇冠军的王卫涛、原省男篮鲁小猛都是通过这个网络选中的。二是通过全市各个片的运动会进行选材。过去,我们的一些教练大都利用全市运动会进行选材。当然,这是一个选材的方法,一是方便、二是省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四、五个镇召开的片运动会常常会冒出许多原始的好材料,他(她)们有着良好的体型和潜能,但由于缺乏早期的训练,他(她)们的技术不一定成熟,成绩不会很好,很难有机会进入全市的大赛,容易成为漏网之鱼。从80年代后期,每逢片运动会,我们都派出选材小组下去,效果很好。像原省击剑队的王世银、原省男篮的王卫兵和省自行车队的吴海兵,都是从片运动会上选中的。

2、输送的科学性。我校虽然是田径和篮球传统校,但在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两个项目上。田径是一切项目的基础项目,运动员发展的可塑性很强,篮球项目拓展的空间很大,与排球、击剑、划艇等项目关联性和相容性都很强。我们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上坚持因材施送,客观分析他们的身体形态、综合素质和各项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及神经类型,选择最佳发展方向和输送方向。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接收单位紧缺人才和需要更新人才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表五是我们20年来输送的各个项目的运动员的统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的所带来的效果。

输送省优秀运动队各个项目统计表

表五

原训

项目

田径

篮球

输送

项目

田径

自行车

摔跤

柔道

曲棍球

篮球

排球

击剑

划艇

输送

人数

3

3

1

1

3

3

1

1

6

3、输入的灵活性。在积极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同时,学校的整体实力逐渐加强。90年代初我校进入省级重点中学,90年代末又跨进国家性示范高中行列。随着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性的扩大,如何解决传统校体育特长生录取的绿色通道,这在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一个难题。90年代我们的政策是:凡是达到选材标准的苗子,加分录取;如加分后仍没有达到招生分数线时,则按统一规定处理。如特长生个人三年比赛成绩达到入校时规定或进入优秀运动队时,将部分或全部返还择校费用。目前,虽然入校的门槛越来越高,但是传统校特长生的绿色通道依然畅通。所不同的是,用奖学金的形式替代了返还费。而且相关规定更加完善和缜密,具体操作更加透明和方便。

 

三、结论

 

1、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创举,它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学校体育的工作层面上看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最佳落脚点,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角度上看,它是全民健身和奥运竞技两个战略目标协调发展的基点,同时,它又是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体教结合”的亮点。

2、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从最初的“出成绩、出经验、出人才”的指导方针向“出人才、出成绩、出经验”方面转化。从我国参加近两届奥运会选手的分布来看,常规项目运动员的启蒙阶段大多来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功不可抹,而且随着传统校建设步伐的加快,这种功能将会日益凸现。

3、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体育教学工作仍然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打课题。与传统校建设同期起步的我校“男女分班、体能分组”及稍后实施的“一主多选”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全面完成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发展学生体育才能的总体目标作出了努力;同时,也为建设高水平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打好基础。

4、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在天津联合命名了百所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命名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这是20多年传统校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将共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