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写作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几个着力点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一节开篇即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辞海》中创新力(creativity)被解释为“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写作的创新能力就其过程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敏锐力、变通力、批判力、独创力和精进力。所谓“敏锐力”是指我们张开思维感觉的之网捕捉新的信息的能力;所谓“变通力”是指我们针对某一问题能很快地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顺利作出阐发的能力;所谓“批判力”是指我们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勇于逆向思维敢于标新立异的能力;所谓“独创力”是指我们发表我们的见解时能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甚至是独树一帜的能力;所谓“精进力”是指我们在创作中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向写作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的能力。
敏锐力,即从生活中捕捉新信息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对思维敏锐力的训练开始。作文,是对大千世界感受的文字表述。大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有声有色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或显著或隐蔽的各种变化。所谓思维的敏锐性,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保持热爱和关注的心态,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它们那些不易觉察的存在和变化的信息。当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者大有人在。在此种情况下,教师更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目光不能只盯着书本,还应看看“窗外”的无限风光。
譬如学生写议论文最易犯的毛病是空泛。谈刻苦必凿壁借光,铁杵磨针或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谈爱国,必文天祥、岳飞;写献身,非雷锋、孔繁森莫属。这些当然是千古不朽的榜样,但写来写去,写不出新意。作文就落入俗套,没有一点味道。要使学生突破旧材料的框框,有创新,就要培养他们的敏锐力,引导他们学会捕捉新信息。捕捉新信息,有一定的方法窍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往往可以加强获得新信息的主动性、目的性,从而捕捉到较多的新信息:新闻焦点,热点话题,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人与事,引起人们不同反应的人和事,与常规常理不一致的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注意对这些方面的观察、思考并把它们运用这些就可以使作文的内容有新意。
变通力,即多角度生发的能力。一位西施,万千情人。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生发,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境界。下面剖析一则寓言,以体会多角度生发的妙用。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汤问》
乍一看,这则故事的寓意十分明显,是劝人学习应该虚心,不要浅尝辄止,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但是,如果细细品味,便会发现更多的启示。
从薛谭“自谓尽之”而言,固然可以引出“学贵有恒”“人贵虚心”的议论,但从“乃谢求反”而言,又可引出“知过立改”的议论。如果着眼于秦青,也大有文章可做。当薛谭“未穷”而“辞归”之时,秦青“弗止”,在饯别中,“抚节悲歌”一曲,打动了薛谭的心。这一曲“悲歌”的成功,既可以从秦青高明的教育方法来展开议论,又可以从秦青深厚的业务功底来展开议论。再看薛谭“终身不敢言归”这件事吧,从他的学习态度讲,这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实属可嘉。但是,只从一人为师,莫若多方求教,从学习方法讲,又有待于改进。如果进一步分析,在薛谭“终身不敢言归”这件事上,秦青也不是没有责任的。如果薛谭之所以“不敢言归”,是因为求学“终身”,也未成才,那么,这样低的教学效率,当然值得批评。如果薛谭学艺已成,只是不好意思走,那么,秦青也应该鼓励他展翅高飞,博采众家之长,熔于一炉,开创自己的音乐事业。
如此看来,《薛谭学讴》这么一则短短的寓言便有六七种立意可供议论时选择。如果我们每拿到一段文字材料,都这样进行“多向思维”,那么,在立意上的创新是不难做到的。
总之,从思维的敏捷性到思维的多向性,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广度到深度的创新过程。创新训练的具体途径还有很多,但都不外乎是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拓展思维的广度,可以创新;拓展思维的深度,也可以创新;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同时拓展,更可以“创新”。
批判力,即反向思维(反弹瑟琶)的能力。诸葛亮面对司马懿数十万大军而自己手上只两千五小兵,“战、守、迁皆不及施”的情况下,正是采用了不战不守也不迁的第四种方法。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当面临危机时,如何应变与处置,更告诉我们对一个问题当某些办法不能得解时我们应当积极地勇敢地考虑寻找另一样的办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