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做有研究意识的校长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和诠释,可谓见仁见智。而立足于学校实际,时刻保持研究意识,以科学的方法提升办学水平,是笔者崇尚的学校管理境界.具体地说,学校管理应源于生活、基于人性,其出发点是校园里随时随地产生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正是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校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
做有研究意识的校长,笔者的深切体会是:校长腿脚要勤跑,让足迹遍及校园,用审视的眼光观察熟悉的现象;校长手指要勤动,让手指敲击键盘,用不懈的积累提升管理的品位;校长大脑要勤思,让思想渗透实践,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和谐的发展。
一、让足迹遍及校园,用审视的眼光观察熟悉现象。
学校管理最忌坐而论道、自以为是。在学我办公会上,我们对所有管理人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腿要“勤”,眼要“尖”,心要“明”,情要“真”。腿要“勤”,就是不能高高在上,要让足迹遍及校园的每一寸土地;眼要“尖”,就是通过走一走、看一看,及时发现新问题;心要“明”,就是一旦发现新问题,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情要“真”,就是要以真挚的情感关爱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事实上,面对看似熟悉的校园环境,只要我们多走动、多分析,就能洞悉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让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记得有一次,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发现,在学生唱国歌的环节,尽管广播里的伴奏音乐很雄壮,但学生却无动于衷,唱歌的声音像蚊子哼哼,几乎听不到。在一些人眼里,这本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是当我们在办公会上就此展开讨论,大家认识到升国旗、唱国歌不仅是国旗法规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而且是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这样看似细小的事情,决不能熟视无睹,应该重视道德教育的细节,让国歌唱响在校园里。为此,学校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唱响国歌”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田。
教学有规律,处处得探究。近年来,学校倡导集体备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但是,在深入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了集体备课形成的电子教案,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如出一辙,缺乏个性和创造。针对这一弊端,学校向教师们提出了手写教案的要求,目的是让他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备课,形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纸质教案。同时,我们还针对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开展了有特色的“挂牌上课”活动,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新授课要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学会体验,复习课要多让学生了解知识关联、学会构建,试卷评讲课要多让学生识别知识陷阱、学会思辨。
发现在深入,改正是根本。有时候,一些问题虽然细小,但通过问题的发现,往往能够产生以点带面的管理效果。比如在常规的安全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热气管道在食堂不用热气时处于自动开启状态,难免造成浪费。为此,学校特意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开关热气阀。这样一项小小的管理措施,既起到花小钱省大钱的目的,也在管理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节约意识。
让足迹遍及校园,让管理贴近生活,在改善学校管理的同时,也拉近了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形成了融洽的校园氛围。多年来,学校领导一直是早来晚走,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总是抢在前头,以身作则,给师生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启示。
二、让手指敲击键盘,用不懈的积累提升管理品位。
学校管理应该是自然而和谐的,它需要我们创设多维对话空间,让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广大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形成畅通的交流路径。而学校的校园网、教师电脑工作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及校园电视台,也为多维对话提供了方便。在管理中,我们提倡利用现代化手段,勤于积累,不断提升,加强沟通。
撰写工作日记,积累管理经验。首先,我身心士卒,坚持利用电脑工作平台撰写工作日记,梳理管理脉络。这使我在每一次学校会议无论总结工作、布置任务还是发表意见,都能切合校情、有的放矢,这都得益于每天的观察与思考。由己及人,我要求所有管理者都多动手,撰写自己的“思想录”、“灵感录”,其目的是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理念,让大家在生活教育中,用心体验生活,感受教育之真,从而让学校管理返璞归真、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
完善网络管理,提升教研品位。每次深入课堂听课,我都习惯带上笔记本电脑边听边记,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对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也借机在校园网上检查该备课组的教案和课件,使学校有效掌控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通过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自己写下了六万多字的心得体会,目前已有多篇论文在教育刊物上发表。借助学校的“一网三台”,全校教师都争做学者型教师、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一年一度的学校学术节上,各项研讨活动都精彩纷呈,教师们充满真情实感与理性思考的随笔引人入胜!如今,学校每年都有几十位教师在全国、省、地市级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获奖。
设立电子信箱,开通“家校快车”。为配合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并及时落实、反馈,学校公布了各管理部门的电子信箱。身为校长,我每天都在电脑上查看电子邮件,回复家长来信,尽量让他们满意学校的解答和处理意见。同时,我们鼓励广大教职工通过即时讯息,在校园网上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广开言路,不仅让学校把握正确的办学风向标,让教师和家长满意,而且让学校的管理公开透明、保证了规范办学和科学从教。
三、让思想渗透实践,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和谐发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与时俱进,逐渐确立了新的学校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即:学校不仅要培养自主发展的学生,而且要成就专业发展的教师,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范,更要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学生不仅要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更要学生命的意义。
更新理念,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在管理上,学校着力强调“安全、质量、满意”三个关健词,努力营造“全面发展、人文积淀、科技见长”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宏观上提出“理念决策一切,态度决定一切,方法决胜一切”的发展意识;中观上强化“管什么,怎么管,为什么这样管,还可以怎样管”的反思意识;微观上形成“严在管理、实在基础、细在规范、精在课堂”的落实意识,不断更新观念,校正育人的航向。同时,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规范比死抠重要,合作比竞争重要,学生学比老师教重要,会学习比学知识重要”的理念;端正了“过程比结果重要,肯定比否定重要,鼓励比刺激重要,亲和比离散重要,师德比学识重要”的态度;明确了“概念比题目重要,课本比资料重要,课内比课外重要,经典比现代重要,渗透比浇灌重要”的方法。
合作共赢,塑造有风格的教师。随着社会和家长的期望日益升高,学校和教师的压力都很大。但是,切身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用“教是为了不教”的发展观去培养学生、成就名师,强化“最善教的老师最懂得什么时候不教”的理念,不遗余力地与死抠蛮干的习惯势力作斗争。针对教师工作中所暴露出的急躁心态和功利倾向,我们旗帜鲜明地指出,学校虽然看重成绩,但更看重学生是怎样取得这个成绩的;我们提倡竞争,但更注重在合作基础上的良性竞争。
激发活力,培育有个性的学生。为张扬个性、让学生自主发展,我们在育人过程中,面对人生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着重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学校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做人的教育,设计了系列化的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追求润物无声、自然天成的道德教育境界,通过多样性的体验活动来潜移默化。近年来,学校自主实施了“新三好”的评价机制:在校做“合格+特长+全面”的好学生;在家做“勤俭+孝敬+感恩”的好孩子;在社区做“公德+责任+模范”的好公民,从而使更多学生获得了成长自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