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比较,让文本阅读走向深入——《 鸿门宴 》人物PK教学法探究
[论文概要] 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常感困惑的是,课堂教学改革十分的热闹,效果却非常惨淡。最最紧要的一点,是我们过多地注重形式的华美而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最关键的一个点:文本的解读。如何才能走出这一怪圈,专家们在思考,提出了许多的理论。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以《鸿门宴》的教学法为例,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力图把文本探究引向深入。以期打开一扇窗,为当前轰轰烈烈的课改提供作者作为一线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关 键 词] 课改 文本解读 互动本色 人物PK
我经常在看过一场电影之后想起语文,我经常在听完一首歌以后想起语文。电影堪称大制作大场面,除了画面和音响的震撼,我似乎找不到儿时在影院中陶醉的感觉,更体会不到长大后需要的深刻一些的意义;歌曲亦然,那些能扣动心扉的,依然是“歌声飘过三十年”的那些旋律上口、歌词有无尽意蕴的曲子。依然是那些年岁的歌那些年岁的心声。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深刻了吗?是我们不需要去体会意义了吗?还是我们太匆匆了?还是我们太浮光掠影了?联系起我们的语文,究竟要给孩子什么?和孩子一起学什么?我们要向新课程改革的肥沃土壤汲取什么?具体到课堂具体到文本,我们应该怀揣什么样的思路和态度呢?
我以为很重要的应该有两点:一、合适的方式;二、互动又本色的解读
一、文本分析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因为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结构性或整体性,而整体又是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从整体上理解知觉的对象,就可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有效把握。
整体学习教学法也鼓励学习者去寻求他所面临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共同因素,提倡对待学习的材料产生意义及情境的一体化,要求对材料先求得一个轮廓的、概括的了解,有利于对局部的理解。
所以对于《史记》这样文学价值极高的文言文,我们要敢于摆脱字词的负担和纠缠,抓整体,采用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整体阅读,理清人物和人物关系,然后把由人物关系带动的情节用串珠法串全串紧。
人物分组:
项 羽——刘 邦 主 角 对手
范 增——张 良 配 角 暗中展开较量
项 庄——樊 哙
人物事件:
1、曹无伤告密 2、项羽发火 3、范增分析
6、刘邦大惊 5、张良拒从 4、 项伯夜访
7、张良献策 8、刘邦买项伯 9、项伯当说客
12、项羽留饮 11、刘邦谢罪 10、项羽回软
13、范增数目 14、项羽默然 15、范增私招项庄
18、张良静观 17、项伯翼蔽 16、项庄舞剑
19、张良暗招樊哙 20、樊哙闯帐 21、项羽震惊
24、项羽无言 23、樊哙责项羽 22、项羽赐酒肉
25、刘邦借故脱身 26、樊哙决断回答 27、安排张良献礼
30、刘邦间至军中 29、项羽受礼问踪 28、范增拨剑破礼
31、曹无伤被诛
二、文本探究的互动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文中能引发学生感悟的点,引领学生遵循阅读规律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意义,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语文。
要保证文本探究互动的有效性,我觉得要树立两种意识:第一、教师本人应该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不依赖教参和人云亦云的结论;第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珍惜学生细微的思维火花。
所以,在《鸿门宴》一课的预设上,我主要捕捉了两大军事集团内部的矛盾关系,用人物带人物,用人物补人物。确定了这课适合的解读方式:人物PK。在人物PK的思路下,让学生积极寻找人物PK的诸多元素,在情节承接中深刻体悟这种PK的意义,洞察司马迁在《史记》中别具匠心的人本情怀。
〈一〉项伯PK曹无伤
PK的展开可以请学生分析形成比较的基础,组织学生确立可比较的点,向学生调研在比较中他们集中关心的问题。在本轮比较中,我们不妨尊重一下文本的详略,组织学生把目光聚集到项伯身上。把重点锁定在项伯身上有哪些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有学生说:“项伯的告密情有可原吗?”有学生说:“项伯的糊涂和项羽的糊涂可以比较吗?”这些学生关注的问题为我们亲近文本提供了很强的动力。接下去的讨论探究中一系列的细碎问题被带出:什么情况下告密?和被告密者是什么关系?告密的出发点是什么?告密后事情的进展怎样?学生们联系课本的信息,看到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问题:项伯是恋旧情还是义气用事?
生:“义”有小义有大义,即私人恩怨和国家存亡的差异,廉相如和烛之武都是撇下个人的利益而深明大义的典型。文中张良和项伯的关系有一字亮明:“活”,使动用法,救命关系,这样看来项伯的告密出发点是报恩。
生:告密的过程值得寻思,“夜驰”“具告”倒是可以看出形势的紧张,但项伯的身份是“项羽季父”,而他告密的对象是“刘邦谋臣”,按理说应该能认识个人行为和两大阵营的利害轻重关系,项伯没有。结果,对方张良不是把私利放在首位的人,“亡去不义”“良乃入”都可见他的义和忠心,可惜,项伯考虑得太简单,所以说他还是义气用事了。
生:我觉得他的一系列行动发展的速度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的“即入见沛公”,他的“许诺”,他的“约为婚姻”,他的“因言”,后来他的“翼蔽”都是他敌我不分、糊涂幼稚、易被收买的表现,作为项羽的长辈,他让人疑惑,让人不解,难道项家的糊涂“一根筋”也有某种血脉的承袭吗?
生:比起曹无伤,我更喜欢他。在两军对峙的节骨眼上,曹无伤是怀着个人目的的,出卖上司、落井下石,你看,历史都没有留给他太多的笔墨,死都死得没有名分。
结论:项伯的告密原始出发点是单纯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环境和形势也应该是人物三思而后行的依据,所以说人物是有缺陷的,这种既单纯又缺陷恰恰构成了人物的饱满和文本的立体。
〈二〉范增PK张良
有了前面比较的氛围,我们可以把PK的任务分配到组,让学生来组织比较的过程。以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搜索研究的局部,搜寻文本信息,整理比较表格,总结比较的分结论,做比较的总体结论报告等。
局部一:开头§1.2范增说项羽曰:“……”
张良具告沛公,曰:“……”沛公曰:“……”张良曰:“……”沛公曰:“……”……
|
形式上 |
内容上 |
范 增 |
一言堂、独白式 |
侧重气;“打”字为先 |
张 良 |
寻问、交谈、商议、对话式 |
侧重义;找症结析要害 |
局部二:情节高潮部分
|
行 为 表 现 |
评 价 |
范 增 |
“数目”、“以示之者三”“君主为人不忍”“若属皆且为所虏” |
显得急迫、暴躁,哀怒形于色 |
张 良 |
“于是至军门见樊哙”“大王来何操”“谨诺”“谢曰” |
敏锐反应,不慌不乱,从容安排 |
学生通过分组任务,能捕捉到情节与人物关系的基本点,对文本的期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此。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大多具有文学性。文学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意蕴。文学作品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由于读者时代、经历、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课堂的文本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同一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述和说明,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同一情境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只有这样,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多元解读”,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同时我们也应该适时的少而精的与学生分享教师对学生解读的有效提升。
教者分享对此处文本的解读:
按大家刚才表格总结的,范增对项羽弱点的了解恰恰是对他弱点的推进,他把了解当作把握,一味地替他着急,替他作决断,替他安排,这种忠心耿耿的“替”恰恰不能被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项羽所接受。
学生亮点的呈现:
亮点一:我认为,范增的沟通方式和急躁特点是情有可原的。客观上,范增年长于张良,经验丰富,眼光深远,所以往往对自己的判断有比较坚定的自信,希望项羽能信赖自己并付诸实施。
亮点二:文中“亚父”这一称谓也是项羽对范增的至高无上的尊敬,所以范增对项羽也不单纯是一个臣子对主公的态度,而凝聚了一个长辈、一个老者的用心和脾性。
亮点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范增却“明珠暗投”,最终因项羽中陈平反间计而被赶走,郁郁而终,实在令人扼腕,“同样是谋士,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古文学习上,多年的教学模式就是串讲法,学生学起来琐碎,也没有注意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
对于《史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应该摆脱课堂上对字词的过细纠缠,提倡让学生结合文本勇于发现、勤于思考。在分享、提示、相互肯定中彼此提升,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还学生激情和个性。此处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是有效的,也是细腻的,能够把人物的言行和人物的年龄、地位、处境等结合起来,没有割裂文本,并且还倾注了和文本作者一样的人文情怀,实在是难能可贵。基于此,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应该更简洁更有分量,关键的是要注意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共同聚焦到对文本信息的最大提取:
二人都贯穿情节始终,都注意对二人言行的刻画。但对张良更侧重表现义,对范增更侧重表现气;对张良更侧重表现谋,对范增更侧重表现行;对张良更侧重表现形,对范增更侧重表现神;对张良更侧重表现与刘邦的呼应,对范增更侧重表现对项羽的思想代替。
<三> 项庄PK樊哙
在文本的探究中,我以为教者还有责任引导学生去认清学习文本的立足点。比如项庄和樊哙的比较,学生通过文本建立的第一印象是详略、成败等,教者可以在此处先确立一种态度,明确我们的做比较的价值。
教者:文本写樊哙的笔墨明显浓于项庄,与顶天立地的勇士樊哙相比,项庄在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但我们不去比较这种大与小,因为这种大小也会一瞬间发生某种转变,我们比较完与缺,总结遗憾和不足,向完善靠拢,这样我们的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这样对学生再亲近文本有了一个侧重的指引,会更激发他发现的质量。
生:我认为项庄是勇敢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在《鸿门宴》中的文字虽然少,他就是一个范增指令的忠实执行者,但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气氛可以说剑拔驽张,一触即发。项庄承载的这个使命可以说十分重要,也十分危险,成败在此一举,他受命后并没有表现出推辞和惊恐。
师引导:而樊哙也是被张良招入帐的,也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剑拔弩张之际,他和项庄的差异何在呢?
生:我觉得首先是气势。“与之同命”的表态,“侧其盾以撞”的力度,“目真目视项王”的神态,“死且不避,危酒安足辞”的言辞,勾勒出一个咄咄逼人的勇士、武者形象。
师组织讨论:这种气势一定是优势吗?
生:我觉得是。我认为文本中他和项羽有某种脾性上的相似。
生:我觉得要看里面的形势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还有回旋余地,他进去不是多余了吗?
生:根据文本来看,项庄的剑术好像不怎么的。要不就是太紧张了。不足以对沛公的生命构成威胁。
师提取和拓展:我们为刘邦的小命捏把汗,也为樊哙的“闯帐”捏把汗。酒饮正酣,形势明缓暗急的关头,一个对方勇士的闯入会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和形势变化?结合同学们刚才分析的,我以为有几种可能:(1)陌生面孔气势汹汹的闯入坏了表面上饮酒正酣的融洽氛围,凭着酒力,无需问端倪,有可能会成为醉酒君王的刀下冤鬼;(2)他的闯入也许会把本来并不明朗的杀机明朗化,从而加速两大阵营的更大规模的争斗,而论实力,这点刘邦是最劣势也是最不愿见到的,恐怕真这样的话,刘邦败北的账就要算在莽夫樊哙身上了;(3)也有一种可能,他的闯入可以以势压人,获得一种暂时的威慑,为下一步的行动赢得一个转身的时间和余地,他大口喝酒,以剑切肉的形象倒是淡化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给人一种随意的假象,也许是对他直爽的认同,也许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共鸣,也许更是他刚中有柔、亢中有卑、指责中包含尊敬的态度契合,霸王项羽愉悦地接受了他,“壮士”一词侧面强调了他勇的形象。
师组织讨论:既然气势并不一定是优势,那么决定成败的是什么呢?
生聚焦文本:文本中樊哙的一段义正言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生挖掘文本中的几点信息:举了秦的残暴,提了怀王的君子约法,为沛公解释了遣将守关的原因,自己对此过程的评判。
生评价几点信息:他知道化解危险单靠勇是不够的,这是那些擅长进言和辩论的谋士的普遍特征。
他平心静气,不卑不亢,慷慨呈辞…有理有据,没有任何破绽。
他外形似莽夫,实则不全是莽。
生联系拓展的建立文本印象:后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他又表现出果断决绝的一面。
前文张良的待遇也不过“西向侍”,此处樊哙的待遇是“坐”。
生得出比较的结论:比起听从安排,有勇无谋的项庄,樊哙是个能文能武更全面一些的角色。
师概括总结:事实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什么样的君主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樊哙跟随刘邦最久,要粗能粗,要细有细,身上确有主子的影子,樊哙一介武夫能耐如此,刘邦其人更可想象。
在以上课堂互动中,不能少了教师本身对文本的钻研,也不能少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研读文本过程的发现和提取,更不能少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文本探究激情的高涨。在这里,关键是需要通过引导体验、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帮助学生获得美的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不要轻易否定,学会倾听、学会肯定、学会分享,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毕竟开口表达总比默然享用别人的思维成果要好。
三、文本拓展的踏实性
我把这种踏实理解为一种实在,一种本色,不是哗众取宠,不是花里胡哨,而是靠船下篙,而是求实中生发。
实在,就是文本解读的主体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文本解读目标,语文课堂上的文本解读,实效性应体现在学生这一主体之上,文本解读的实效就应该是学生理解并吸收了文本。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理解的容易之处和难解之处,每一个学生也都有他(她)容易理解和不容易理解的文本,因此,文本教学也不要一味的求深求全,应该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接受文本。
比如,PK我是否重点研究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鸿门宴》的主要人物;比如,我研究刘邦和项羽的PK就对谋略和技巧很感兴趣;比如,我是否专门探讨文本传达的性格信息。
本色,说的就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要让自己性格中的鲜明之处为你解读文本添光加彩。如果你是理性的深刻的,那么你一定要用浅易的方式把你的理性和学生一起分享一起生发;如果你是婉约细腻的,那么你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起对文本不浮光掠影的态度。 “本色”要求一个语文教师形成自己特有的语文教学魅力,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直接受引导者的感染,进而把握文本。
<刘邦PK项羽>小论文
(刘邦和项羽的形象身上倾注了司马迁深厚的感情,他用相互衬托的笔法,让后来者和旁观者于一目了然中,众说纷纭,各抒已见)
有戏言,鸿门宴是荣登中国历史饭局排行榜榜首的,因为饭局不是单纯的饭局,而是联系着你死我活的利益。为了这场饭局,不但双方的谋臣智士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两位当事者更是赤膊上阵,赌上各自的政治前途乃至身家性命。
觥筹交错,刀光剑影,波谲云诡,危机四伏中谁人胜?自有一番谋略、技巧、智慧、性格值得探究玩味。
鸿门宴的开场可谓“火”势正猛,曹无伤的火上浇油,范增的煽风点火,把本就情绪化的项羽烤得如欲喷薄而出的火球,面对巨大的军事实力差距和如此的形势,我们不禁为刘邦性命作较为肯定的判断:丢矣。但也正是这种“此言甚是”“岂有此理”“唯我其谁”的直肠子心态和情绪化作风为项羽与刘邦较量的结果埋下了必然的祸根。
项羽气势都足以吃了刘邦的时候,刘邦在干什么呢?刘邦有张良舍命陪侍,刘邦也就一老一实的摆出“为之奈何”的虚心态度,向值得他求救的人问计,“固不如也”更可见他的自知之明,但比起项羽与手下的谋划,刘邦表现出一种主动的参与态度,而不是一味的言听计从或者置若罔闻,他向张良打听项伯的情况表现出了他的参与谋略的主动性,在得知项伯的为人后,他又表现出了谦恭甚至肯定,能立刻作出自己的判断,明白自己该以什么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这个来自对手的人,他与项伯说话沉稳缜密,不慌不乱,不疏不漏,项伯在这种方式下似乎还幻想扮演一个政治上的和事佬,连夜赶回调和,足见刘邦言辞的攻击力,结果项羽受情绪化影响,毫无主见,“许诺”二字写尽了他的头脑简单。恰恰相反,在这个环节上,刘邦自己为自己的命运努力了一把,在打了个有准备的外围探路战后,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赴宴。整个表现低首下心,卑词厚币,以博求项羽之信任。
从年龄上说,刘邦足可以做项羽的父亲,可是老刘亲自拜会小项时却一口一个“将军”,一口一个“臣”,一段话中四个将军三个臣,极尽拉拢推诿之能事,他先用共同起义江东这层老关系来亲近打动,又恭维项羽的功勋,随后也不忘表白自己的苦劳,他故意贬低自己说“不自愿先入关破秦”,他故意下套,把项羽对自己恼火的责任一古脑儿都推给了自己心中有数期待明确回复的“小人”身上,刘邦的话缜密婉转,恰如其分,真不知一个学识浅薄,混混起家的刘邦在如此特定的环境中怎能说出这样有水准的话,哪怕说他是小聪明,怕也要为他写上一笔了,这番口蜜腹剑的说辞又有几人能够?又有几人说自己一定可以识破、防备、有法对付?
项羽粗豪大意、以名门后裔自恃,怎会细加推敲、严于戒备、坚定立场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只断送了曹无伤,也断送了刘邦内部军事情报的来路。
项羽没能抵挡住刘邦的糖衣炮弹,反而把自己骄横自用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座次的安排足见项羽压根就认为“料你刘邦也翻不起什么大浪”的倨慢心理,所以尽管之前和范增有初步的计议,但关键时刻他依然置范增的“数目”和“举玉玦”于不顾。这点也足见项羽目中无人,不仅表现在对实力不如己的对手掉以轻心,也表现在对身边能人的漠视,所以说这一点也为后面项伯公然出来破坏项氏集团内部的步调维护刘邦的生死利益埋下了伏笔。
相比较项羽集团的步调不统一,刘邦集团表现出的是互相配合、联合作战、人人为之卖命,无一人无一刻不在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共同为刘邦赢得了抽身以脱的时机。
刘邦扔掉车马,和心腹抄小路回营垒前还不忘关照张良进去献礼的时间,狼狈中又见镇定狡猾,而项羽听得刘邦回营的信息后坦然受壁足见其糊涂之极,刘邦于惊魂未定中依然果断除异己,两人在这点上不可同日而语。
对敌人的软弱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项羽一而再地错失杀掉刘邦的良机,这位昔日越万里关如履平川,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霸王最终走上面对美人宝马一筹莫展、肝胆欲裂的穷途未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鸿门宴上,也有人对项羽不杀刘邦的合理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单从文本信息看还是比较统一的:
刘邦知人善用、深思熟虑、工于心计、狡猾机智,是一位口才出众天才般的领导人物。项羽不听臣言、骄傲自大、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一位在政治漩涡中注定要失败的草莽英雄。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就应该正确把握教师和学生这两者在文本解读中的关系。文本解读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是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文本解读的主体,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学生理解和吸收文本。我以为,应该注重整体,打造互动,加强本色,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